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的通知

  6、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坚持以德治国。深入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遵守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质,坚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认真组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湖北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细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努力把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一致起来。突出诚实守信的教育,强化公民的信用意识,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经济欺诈、逃废债务等违纪犯罪行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开展“十大杰出公民”、“十大优秀公务员”、“十大杰出青年”、“十大女杰”、“十大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评选表彰活动,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注意把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融于有关的法规条例和各项具体政策中,融于社会的各项管理中,使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管理和教育相得益彰,统一发挥作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开设专栏、制作专题节目,免费发布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广告,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弘扬社会正气。
  7、大力组织实施“科学素质工程”。以各级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农民、企业职工和城镇社区居民为主要对象,通过开展群众性、社会化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使公众的科学意识、科技能力和科学精神有明显增强,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围绕实施“科学素质工程”,坚持举办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普报告会、科技决策咨询活动,增强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面向青少年学生,把实施“科学素质工程”和开展“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富于创造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科学思维、科学发明创造能力;面向农村干部群众,大力开展实用新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能力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和破除愚昧迷信的自觉性;面向企业职工和城镇社区居民,开展科技周、科普上街、科技培训、咨询、展览等各种日常性、群众性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科技创新、科学生活的能力;大力开展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开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增强人们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和各种伪科学的能力,坚决反对邪教。
  三、积极推进文化建设
  8、下大力气多出优秀作品,促进文艺创作全面繁荣。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努力提高精神产品的质量,生产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艺精品。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努力反映时代精神,充分利用我省荆楚文化、革命历史文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等创作资源,发挥地域优势,发挥广大群众文艺团体的积极性,形成湖北文化艺术创作特色,力争在“十五”期间使各文艺门类都能推出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
  9、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等区域性或行业性文化建设,形成我省多重文化的新格局。拓宽群众文化社会办的路子,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着力搞好重大节庆日的群众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继续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活动,“十五”期间,力争全省有40%左右的县(市、区)达到省级文化先进县标准,省级文化先进县(市、区)中50%左右的进入国家级文化先进县(市、区)行列。做好文化先进县的巩固与提高工作,强化动态管理。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和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继续扶持乡镇文化站建设,完成平原文化站建设任务,确定和建设一批具有荆楚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县、乡,做好楚文化的发掘、研究、弘扬工作。充分发挥各级群艺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的作用。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引导以及业务辅导和队伍培训,促进群众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加强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力争“十五”期末基本实现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继续实施文化扶贫战略,把文化扶贫工作与整个扶贫工作结合起来。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