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等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五”时期儿童发展规划》的通知

  6、设立多种形式的流浪儿童收容机构,完善其收容、教育、遣返功能。加强儿童流浪的预防工作,努力减少流浪儿童的反复流浪。
  7、关注单亲家庭儿童及贫困家庭儿童的健康成长,增强其父母的法律意识和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并帮助其掌握适宜的教育技能。
  8、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查处非法使用童工的问题,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惩处。
  9、加强儿童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每两年出一部《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状况》白皮书。继续扩大儿童发展方面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四、儿童与环境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儿童生存的自然环境,优化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主要目标
  1、改善乙童生存的自然环境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以上。
  --全市农村卫生厕所人口享有率达90%以上。
  --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70%以上。
  --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
  --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8%,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逐步实现首都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城近郊区要办好区级少年宫和区级青少年科技馆,40%的宫馆达到《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一级标准。
  --远郊区县要办好-座较高水平的综合性少年宫。
  --办好百所市级科技活动示范学校。
  --在新建(改建)小区、开发区和居民集中地区,新建、改建一批青少年活动场所。
  --各城区和有条件的郊区县要建立儿童图书馆或儿童阅览室。
  --为儿童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净化儿童成长的文化环境。
  --提高儿童食品质量,保证儿童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的安全无害。
  策略措施
  1、保护地表及地下饮用水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开展地表水综合治理,加强城市垃圾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改善首都生态环境。大幅度增加城区绿地面积,提高绿化美化水平,积极治理水质、大气、工业、噪音等环境污染,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3、建立和完善儿童校外活动设施和场所,将儿童校外教育、文化、科技、体育、娱乐等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建设规划。将校外教育机构的维修、改造纳入中小学的校舍维修计划和设备设施配置计划,并享受与中小学同等的优惠政策。各级各类学校在管理和使用好学生课外场所的基础上,向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开放。各主管部门不断提高儿童活动场所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师资培训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儿童活动场所的社会效益。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