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实施办法

  第七条 因保护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及其他损失的,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补偿损失的书面申请,县(市、区)人民政府在调查核实后,应当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第八条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建立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档案和资源监测机制,随时掌握资源变化趋势,为禁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九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技术处理或集中封存等措施,对用于狩猎的枪支、弹药实行严格管理。
  公安机关不得签发用于狩猎的持枪证(经依法批准的经营性狩猎场除外)。
  未经国家和省批准的企业,不得生产和销售猎枪、弹药。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销售粘网、夹子等猎捕工具。
  第十条 各级公安、农业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剧毒化学药品和农药的管理,防止用于毒杀陆生野生动物。
  第十一条 从事驯养繁殖陆生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陆生野生动物种源来源合法;
  (二)有适宜驯养繁殖陆生野生动物的固定场所和必要的设施;
  (三)具备与驯养繁殖陆生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相适应的资金、人员和技术;
  (四)有驯养繁殖陆生野生动物的饲料来源;
  (五)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从事驯养繁殖陆生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持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或《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以下统称《驯养繁殖许可证》)。《驯养繁殖许可证》按下列规定发放:
  (一)驯养繁殖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二)驯养繁殖国家二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由市(州)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核发;
  (三)以经营为目的,驯养繁殖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市(州)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核发;
  (四)以经营为目的,驯养繁殖非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核发。
  具有发证权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发证的决定;不予发证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和个人,并说明理由。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