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杭甬运河宁波段改造工程。(市交通委负责)。
(三)能源、原材料基地。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和市场优势,加快临港大工业建设,规划建设杭州湾石化工业区,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镇海炼化炼油能力扩大到2000万吨。(镇海炼化公司负责)。
争取建设大型乙烯工程。建成LG甬兴30万吨ABS项目,建成45万吨对二甲苯(PX)项目,建成20万吨聚丙烯(PP)项目,建成华东液化石油气(BP)项目,建设53万吨精对苯二甲酸(PAT)项目,建设5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建设埃索中化项目。(市计委、宁波开发区管委会、大榭开发区管委会、北仑区政府、镇海炼化公司负责)。
开工建设东海春晓油气田利用项目。(市天然气办负责)。
争取建设100万吨白纸板三期工程。建成宝新二期不锈钢项目。(市计委、宁波开发区管委会)。
加强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争取建设大型石化基地。(市计委、镇海区政府、宁波开发区管委会、镇海炼化公司负责)。
(四)信息化工程。推动全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数字宁波”,城市信息化水平争取处于全国前列。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与全国宽带骨干网连接的宽带城域网。“十五”末宽带网络覆盖城镇,形成区域信息高速公路。(市信息办负责)。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建设一批信息化重点运用项目,推进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市信息办负责)。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DGP的比重达15%。(市计委、市经委、市科委负责)
(五)城市化。加快新一轮城市建设,形成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框架,完善四级城镇体系,城市化水平达到55%左右;
加快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三江六岸”整治工程,建设中央商业区;建设外环路等交通通道,形成三江片与镇海、北仑区间的交通骨架,完善市区主干道交通网络,加快三江桥梁建设。(市城乡建委、市交通委、各区及鄞县政府负责)。
大力推进五个副中心城市建设。“十五”末,余姚、慈溪两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分别达到20万以上,成为中等城市;宁海、象山、奉化要为建成中等城市打下良好基础。(各县(市)政府负责)。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好重点中心镇。中心镇的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成为各具特色的小城市。(所在地县(市)政府负责)。
(六)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把宁波建设成为投资环境优良、国际化程度高的对外开放区域和华东地区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