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减灾规划纲要(2001-2010年)》的通知

  四、存在问题
  四川减灾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因受条件制约,各类灾害日趋频繁,仍存在一定问题。水利骨干工程偏少,水利设施老化严重;相当一部分工程配套差、病害多,江河堤防险段亦多;抗旱防洪能力严重不足。森林覆盖率低,树种单一,单层林多,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比例失调,不利于森林火灾预防。植保工作基础薄弱,全省区域性病虫监测站覆盖率仅为8.9%,综防普及率不高,对突发性病虫害应急能力差。地质灾害缺乏有效防御手段,加之人为因素造成诱发灾害隐患。城市综合防灾能力不强,有90%的城市位于江河两岸或依山傍水,处于地震烈度6度以上的市、县有115个;受滑坡、泥石流、岩崩威胁的城市约120个;遭受洪水危害的城市近100个;城市灾害隐患严重。社会防灾意识薄弱,抗灾救灾管理工作急待加强。
  五、减灾方针
  坚持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增加投入,加强防灾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把握全局,突出重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在减灾中的作用;加强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立足于省委在西部大开发中提出的“再造秀美山川,根治自然灾害”要求,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变被动抗灾为主动防灾,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六、减灾目标
  总的目标是: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使同等条件下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轻30%以上。在未来5年内,农田基本建设实现“六六”目标,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需治理面积的6%;发展节水灌溉面积占总耕地的6%;人均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0.6亩;森林覆盖率年递增0.6个百分点;年修建农村道路6000公里;新增提灌设备6万台套(60万千瓦)。
  在农业和农村减灾上:以治水为中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农业灾害损失,使粮棉作物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率控制在3%和5%以下。重特大雪灾中牲畜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绿化全川,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初步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大幅度减少进入长江的泥沙量。实现森林防火信息化、专业化、法制化,将火灾损失稳定控制在1%以下。以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区和退化草地;荒山荒坡退耕还林还草,使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省国土面积的13%。
  在工业和城市减灾上:整体、有序地治理工业污染和其它公害;市政工程建设均须达到抗灾设防标准;城市生命线工程有可靠的安全保障。城市人均绿地达到9平方米。江河沿线主要城市按50年一遇洪水设防,县级城市按20年一遇洪水设防。力争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做到主要城市遇中小灾害基本不受影响;遇大灾时能在短期内恢复。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