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切实做好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打好“古都”、“黄河”、“功夫”、“寻根”、“赏花”等旅游品牌,强化旅游形象宣传,增强我省旅游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积极拓展国际旅游发展空间,努力扩大海外来豫客源。进一步做好“外地人游河南”、“河南人游河南”的市场促销工作,提高我省旅游景区景点的市场占有率。
2.结合国家旅游局每年度的旅游主题,策划实施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节庆活动,发挥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相互烘托的综合效应。依托少林、太极两大名拳,举办国际性武术擂台赛,使其成为我省名牌旅游产品;依托嵩山、太行山、伏牛山,举办全国性登山、滑翔和攀岩比赛;依托小浪底宽阔水面,开展多种水上活动。通过大型活动和特色旅游,不断把河南旅游精品推向全国和世界。
(三)以改善旅游条件为重点,大力创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优良环境
1.积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美化环境,优化服务,强化管理,增强旅游城市的吸引力,提升旅游城市综合品位。“十五”期间,在巩固扩大“创优”成果的基础上,争取70%的省辖城市、10%以上的县级城市进入“创优”行列。
2.抓好旅游景区景点质量等级评定,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环境质量,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
加快旅游景区景点质量等级评定步伐,进一步规范旅游景区景点管理。到2005年,争取80%以上的旅游景区、景点上等级。
3.加快星级饭店评定步伐,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转变工作职能,下放星级饭店评定权,加快星级饭店评定步伐。到2005年,郑、汴、洛3市在现有基础上,要增加河南兴亚希尔顿、五洲香格里拉、洛阳中亚等一批五星级饭店,五星级饭店达到5-10家;四星级饭店达到10-15家;三星级饭店达到120-150家;星级饭店总数达到500家以上。规范旅行社管理,促进旅游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发展,提高旅行社服务质量,促进旅行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队伍。进一步加大旅游人才培训的力度,加强对导游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整体素质。在继续办好旅游专科学校的同时,办好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旅游专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
5.加快旅游电子商务化进程,建立健全旅游信息网络。积极推进“金旅工程”的建设,逐步建成全省旅游行业信息网络系统,尽快与国家、国际网络接轨,促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
(四)以结构调整为龙头,构造河南旅游大产业体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