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黑龙江省乡村医生管理规定>等三十六部省政府规章的决定》(发布日期:2006年10月23日 实施日期:2006年10月23日)废止黑龙江省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规定
(1989年11月7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三十四号)
第一条 为妥善处理行政区域边界纠纷,维护安定团结,根据国家《
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边界争议是指本省境内行署、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之间,乡、民族乡、镇、民族镇之间,双方人民政府(行署)对毗邻行政区域界线的争议。
第三条 对下列已明确划定或者核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必须严格遵守:
(一)根据行政区划管理的权限,上级人民政府在确定行政区划时明确划定的界线;
(二)由双方人民政府或者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明确划定的争议的行政区域界线;
(三)发生行政区域边界争议之前,由双方人民政府核定一致的界线。
第四条 处理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实行分级负责制。省负责处理行署、地级市之间行政区域边界争议:
行署、地级市负责处理本区域内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之间行政区域边界争议;
县(市)、自治县负责处理本区域内乡、民族乡、镇、民族镇之间的行政区域边界争议。
第五条 各级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处理边界争议的主管部门。
第六条 下列文件和材料,作为处理边界争议的依据:
(一)国务院(含政务院及其授权的主管部门)批准的行政区划文件或者边界线地图;
(二)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行政区划文件或者边界线地图;
(三)争议双方的上级人民政府(含军政委员会、人民行政公署)解决边界争议的文件和所附边界线地图;
(四)争议双方人民政府解决边界争议的协议和所附边界线地图;
(五)发生边界争议之前,经双方人民政府核定一致的边界线文件或者盖章的边界线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