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清真饮食业管理规定
(1993年8月9日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第7号令)
第一条 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加强民族团结,根据《黑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清真饮食,是指按照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生产、制作的饮料、食品。
第三条 凡本市行政区域内以清真名义生产、经营(含加工、储存、销售,下同)饮料、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 工商管理部门根据市场需求,设立相应的清真屠宰点。凡供应回族和用于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牛羊必须经清真屠宰点的屠宰师屠宰并加盖印记;供回族食用的其它畜禽,亦应按回族认可的习惯屠宰。清真屠宰点宰杀的牛羊及畜禽均应经防疫部门检疫。清真屠宰点的屠宰师应经市伊斯兰教协会审核认定,方可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给的营业执照从事屠宰工作。
第五条 凡生产、经营清真饮食品的国营、集体单位及个体私营企业,其负责人和采购、销售、前厅等主要岗位上的人员,必须由保持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人员担任;其从业人员中,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人员必须占一定比例。
清真饮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按照回族等穆斯林习惯进行生产、经营,建立健全清真食品检查制度。
非清真饮食习惯的民族人员不得承包、开办清真饮食企业和销售清真食品、挂有清真标识的牌匾。
第六条 生产、经营清真饮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使用专用生产线、专柜、专库、专车。销售、贮运清真食品,应注明来源。生产、经营清真饮食品的网点,应与生产、经营回族禁忌饮食的网点隔开一定距离,严禁并放。
第七条 凡生产、经营清真饮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当地清真寺管理委员会申请领取清真标识,到县(区)民族工作部门审核盖章后,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给营业执照。
第八条 生产、经营清真饮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生产、经营场所悬挂营业执照和清真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