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肉禽加工系列产品。利用粮食转化为饲料,增加肉、蛋、禽、奶,带动食品加工业。并通过食品工业的发展促进饲料工作、畜牧业的发展。
--开发饮料酒系列产品。重点发展名优白酒和啤酒,上水平,创优质,倡联合,扩大规模。大力发展滋补酒系列,开发拳头产品,更多地打进国内外市场。
--烟草加工系列产品。重点抓好烟叶基地建设。在巩固提高传统卷烟产品同时,开发新混合型卷烟及烟用香精香料,抓好配套的卷烟盘纸和丝束的生产。
--开发大豆系列产品系列。利用我省的大豆资源优势,发展大豆蛋白系列产品和传统大豆食品。
--开发方便食品系列。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加快发展一些小食品、方便食品和功能食品,直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开发果蔬矿泉饮料系列产品。要利用我省矿泉水资源丰富的条件,吸引外资,把吉林长白山矿泉水推向国际市场,饮料行业应充分利用本省资源,当前以集中生产果蔬汁为原料的主剂,实行分散灌装的生产方式。
在开发系列产品的同时,抓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要抓好食品包装工业、食品机械工业等相关配套工业的发展。
三、放宽政策,加大措施
发展食品工业,要有一个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省里曾制定一些促进食品工业的政策,但有些并没有落实。要加快食品工业发展,一方面,要把已确定的政策落实下去,用足用好;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制定一些新的政策。
(一)对于食品工业销售产值达到1.5亿元、占整个工业销售产值50%的县(市),由省政府授予食品工业县(市)的称号。这些县(市)的企业在完成承包任务情况下,允许从食品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中提取5%作为食品工业发展基金,县(市)可视情况,从中适当集中一块。省食品工业发展基金对食品工业县(市)的基建、技改项目给予优先安排。
(二)增加省安排的食品工业发展基金的数量,由目前的每年1000万元逐步增至3000万元。同时每年由财政适当安排一块贷款贴息。
(三)对以粮食和长白山资源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和小食品生产实行减免税照顾。对高税微利的白酒产品增加地方财政补贴,省内销售的吨酒补贴由300元增至380元;销往省外的吨酒补贴由300元增至500元,具体数额各地可视情况自定。
(四)企业兴办原料基地或收购原料,银行应优先安排贷款。粮食部门对食品工业企业用粮在品种、质量、货源上优先安排,保证供应。
(五)对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实行重奖。对食品工业企业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科研人员,允许在创收的税后留利中提取4-6%予以奖励,不缴奖金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