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速发展我省食品工业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二)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展食品工业,必须在开拓市场上下功夫,由于受传统产品经济的影响,产品只限于狭隘的本地市场,缺乏占领省外和国外市场的勇气和胆略。为了进一步开拓食品市场,必须确立大市场观念,立足省内,拓宽省外,开发占领国际市场。目前,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及朝鲜等周边几个国家食品短缺,为我省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将发展食品工业作为一项战略措施,要充分发挥粮食、肉禽、饮料酒等食品加工的优势,尽快开发和占领这几个国家的市场。同时,也要利用我省在食品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争取打入日本、南朝鲜的食品市场。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外向型企业,并对出口产品实行奖励和优惠政策。利用一切促销形式,促进产品打出去。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办厂。
  (三)促进科研与生产结合,加大科技投入。我省的粮食转化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是低附加值的原料型结构。要实现粮食初加工向深加工、精细加工的转变,关键在于加快科技进步,搞好科技与生产的结合,开发出技术含量高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开拓更广泛的领域。搞好科技与生产的结合,重点要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要鼓励科研人员合理流动,实现科研成果商品化;支持科研单位与企业实行联合和开展经济技术协作;要围绕食品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组织省内科研力量重点攻关。要抓紧食品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并与技术引进结合起来,提高食品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四)实行贸、工、农综合开发。我省食品工业原料主要在农村,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就会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而食品工业的发展,又会带动农村经济。因此,要把食品工业作为县乡经济的脱贫致富工程,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要进一步密切食品工业和农、贸的关联度,根据市场需要,兴办食品工业,再围绕食品工业的需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实行贸、工、农综合开发。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建立一此原料基地和综合加工基地,逐步走以种、养业基地为基础的种、养、加、销一条龙的路子。
  二、明确目标,抓住重点
  要使食品工业成为我省的重要优势产业,“八五”期间必须使其有一个较快的发展。我省食品工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一九九五年全省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计划实现110亿元,比一九九0年增长65.6%,年递增10%;实现利税16亿元,比一九九0年增长77%,年递增12%;出口创汇达3亿美元以上,比一九九0年增长87.5%。为实现这一目标,根据我省的资源特点和现有基础,发展食品工业应把重点放在粮食转化和长白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近期要重点抓好黄龙、新源两大淀粉厂的二期改造工程,以其为龙头,带动全省80%以上淀粉企业及以淀粉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实现玉米淀粉的深度转化。同时,围绕我省计划建立的年出栏60万头猪、50万只羊、20万头牛、200万只鹅和新增2,000万只鸡的六大畜离基地,搞好肉禽,搞好肉禽加工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还要抓好以人参、鹿茸、山野菜、矿泉水为原料的长白山资源的产品开发和利用。深度开发七大系列产品,形成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产品系列格局。
  --开发玉米淀粉系列产品。搞好玉米深加工是解决我省粮食转化的一个重要出路,重点发展淀粉糖、变性淀粉、味精、淀粉降解膜、酶制剂、赖氨酸和发酵甘油等系列深加工产品,拓宽应用范围。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