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速发展
我省食品工业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1992年6月9日 吉政发〔1992〕29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白城地区行署,前扶管理区行委,省政府各委办厅局、各直属机构:
现将《加速发展我省食品工业座谈会纪要》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加速发展我省食品工业座谈会纪要
四月九日,省委书记何竹康主持召开了加速发展食品工业座谈会。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同志出席。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研究室、省计经委、省科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轻工厅、省商业厅、省税务局、省食品工业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充分研究讨论了关于加速发展我省食品工业问题。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讲了话。现纪要如下:
一、抓住时机,加快发展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省的食品工业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粮油加工、甜菜制糖、玉米淀粉、饮料酒、肉类加工、烟草加工、豆制品和糕点等二十几个门类较全的加工体系。一九九一年,全省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0.8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的12.8%,实现税利9.6亿元,占全省工业实现税利的20.1%,成为仅次于机械、石油化工的第三大产业。但同一些省份相比,我们的速度不快,效益不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我省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有相当的工业基础,有一批骨干产品,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发展食品工业大有潜力,大有可为。当前,加快改革开放的形势,又为食品工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我们完全有条件,也有可能发展得更快一点。要认清形势,抓住有利时机,乘势而上,力争在“八五”期间,使食品工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加快食品工业的发展,要有新的思路:
(一)培育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把丰富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必须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新产品。我省一些老的传统产品档次低,缺乏竞争力。要开发新的市场,就必须开发新的拳头产品,根据资源优势,培育一批名、优特、新产品。要抓紧上水平,上规模。水平不高,产品就不会有市场;规模太小,就没有竞争力,也不会有高速度。为加快发展食品工业,要选择一批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好产品、好项目,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形成拳头,使其成为真正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