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农作物种子管理办法(试行)
(1984年4月18日 长府〔1984〕72号)
农作物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种子质量的优劣,对农作物影响极大。为健全地方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加强对种子的统一管理,解决滥繁乱制、滥引乱调、越区种植等问题,加速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和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要认真执行国家和省种子繁育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以种子公司为主体的良种生产和供应体系。良种繁育要做到“统一种源,三级繁殖,四年一贯制(原原种-原种一代-原种二代-良种)”。两杂种子要做到一年一供,常规作物种子三至四年一更新。
各种作物的原种,属全市性的由市种子公司负责生产和供应。县公司不再扩繁“两杂”亲本,集中搞好良种的生产和供应。
第二条 县、区要因地制宜,按自然条件每五、六个乡,划分为一个供种区。每个供种区建立一处种子分公司,在县、区种子公司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供种区种子生产的技术指导,以及收购、加工、保管等工作,按合同向各乡供种站分配生产用种。
各分公司要建设相应的围墙、仓库、晒场、机械加工设备和购置必要的检验仪器。配备适当的技术干部和工人,由县种子公司统一管理。
第三条 为方便群众,便利生产,各乡都要建立种子供应站,负责与本乡用种农户和种子公司签定预购、预销合同,按合同供应良种和对使用良种进行技术指导。供种站站长由乡农业站长兼任,每站设二、三名种子员,工资从种子经营费中列支。供种站业务受县种子公司领导,经济上自负盈亏。供种站不许在计划外自行制种或滥引乱调,以保证良种产销平衡。
第四条 市原种生产基地,包括市农科所原种场、市蔬菜良种场和各县(区)具备生产原种和亲本条件的原种场,要负责全市农作物原种生产任务,由市种子公司下达原种生产计划。
各县、区要根据各供种区的供种任务,选择土质适宜、有水源、电源条件,交通方便,生产基础较好的地方,建立种子生产基地,配有必要的设备,逐步实现生产专业化和加工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