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搞活商品流通。目前农垦商业还很薄弱,要切实加强对商业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农垦农工商公司在搞好商品流通方面的作用。要向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方向发展。要积极支持农垦企业在大中城市建立一批有特色的专业市场和商业网点。
(四)依靠科技、教育振兴农垦经济。要扎扎实实开展“科教兴场”活动,积极抓好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要尽快建立健全各级农垦科技推广体系,积极搞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大中型企业都要有自已的科研机构,大力推进技术改造,靠老企业焕发青春扩大经济效益。要把农垦企业的技术改造纳入省、市、县技术改造计划,积极发展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联合,组织好科研攻关。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继续为农垦企业多安排一些科研课题和“星火计划”项目。要增加科技投入。企业要从销售收入中提取1%的技术开发基金,用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
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科技人员,采取优惠政策,使他们安心农垦,艰苦创业。各级农垦主管部门和企业要提高对抓好农垦教育的认识。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农垦教育的领导和支持,在安排农转非、教师自然减员指标方面,应与农村中小学享受同等待遇,在教师培训、中小学设备仪器购置等方面享受农村中小学同等标准。要增加对教育的投资,按《省财政厅、农业厅转发〈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八五”期间国营农垦企业财务包干的几项规定〉和印发我省农垦企业“财务包干”、“扭亏增盈”两个意见的通知》(财农联字〔1991〕138号)提取教育基金。农垦中小学校危房改造、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要做出规划,可采取企业自筹、各级财政补助、职工集资、学校勤工俭学相结合的办法。“八五”期间要消灭危房,一九九五年前完成“三室”建设和必要设备仪器购置。加强农垦教育研和督导机构建设。按国家要求抓好基础教育和各级各类人才培训,为农垦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四有”人才。
(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扶持贫困农场。全省农垦有30多户企业,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多年来一直处于微利微亏状态。还有部分参场,受市场和其他因素影响,亏损严重,负债经营。为了迅速扭转这种局面,改变企业面貌,各级政府要把扶持贫困农场脱贫致富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扶贫规划和措施,纳入国家扶贫开发计划,并从政策,资金、物资上给予支持。要加强贫困农场领导班子建设,造配得力干部充实领导班子。各级财政要拨出专款扶持这些农场,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新项目,“八五”期间达到基本脱贫。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