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惩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

  第十一条 用户、消费者因购买的商品有本条例第四条所列情形之一,要求销售者退货的,销售者应当负责退货;给用户、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销售者未按照前款规定给予退货、赔偿损失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限期退货、赔偿损失。逾期拒不执行的,由监督检查部门对销售者处以该商品价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前款规定的退货、赔偿损失责任不予免除。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转移、隐匿、销毁、出售被封存的假冒伪劣商品的,由监督检查部门处以被转移、隐匿、销毁、出售的假冒伪劣商品所标货值总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条规定,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提供场地设备、仓储保管、运输服务等条件的,由监督检查部门没收租金、使用费、仓储保管费、运输费及其他费用,可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承印或销售假冒商品标识、名优标志和认证标志的单位或个人,由监督检查部门没收假冒商品标识、名优标志和认证标志,没收印制工具和原材料,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以违法所得一至五倍罚款。
  对传授生产假冒伪劣商品方法的单位或个人,由监督检查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支持、包庇、纵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单位或个人,视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按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规定处罚。
  第十四条 违法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给予从重处罚:
  (一)专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门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提供条件的;
  (二)明知所销售的商品为假冒伪劣商品,仍继续销售的;
  (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经监督检查部门查处又重犯的;
  (四)对举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贿买等方式干扰、妨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
  第十五条 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酌情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一)如实提供与所查处案件有关情况的;
  (二)检举他人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三)主动采取措施,有效减轻或防止假冒伪劣商品造成损害的。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