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积极农民进城、工业进(工业)园、住宅进(社)区、商业进(市)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通过繁荣城市经济、活跃县域经济、带动农村经济,推进全省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省会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基础区域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县级市,以县城为重点择优发展小城镇,形成等级规模有序、分工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城市群;强化规划法制意识,按照城市定位,高标准搞好城市规划,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整体性和规范性;注重城市建设的特色和文化内涵,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夯实城市产业基础,发展文化产业,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努力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水平。
二、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8.实行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举,全方位扩大开放。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敞开大门,积极吸引省外、境外、国外资金(简称“三外”资金),利用好“两种资源”,开拓好“两个市场”,提高经济的外向度。同时,鼓励省内企业走出去到省外、境外、国外投资兴业。
9.大力加强与周边省,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进一步扩大省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发挥我省区位、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抓住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地接受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大力拓展与周边省市的横向经济联合协作,努力使我省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和沿海地区群众旅游休闲的“后花园”。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努力,力争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与沿海发达地区对接和联动。同时,要充分发挥我省的优势,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不断拓展我省经济发展的空间。
10.拓宽利用“三外”资金的领域,提高利用“三外”资金的水平。鼓励外来投资者参与嫁接改造国有企业,投资公路、主要桥梁、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破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农业开发和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加快推进物流、金融、旅游等产业的对外开放。积极吸引省外、境外、国外大企业、大集团的投资,提高利用“三外”资金的质量,通过引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和人才。在扩大开放、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做到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不搞;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项目坚决不搞;“黄、赌、毒”项目坚决不搞;工业开发要坚持成片开发、集中开发,不搞遍地开花。
11.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效果。以开发区为扩大招商引资的突破口,把现有的开发区办出特色,吸引相关的外来投资企业进入,形成“三外”资金在开发区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加强省际间的横向经济技术联系与协作,吸引更多的省外客商来我省投资兴业;在继续抓好大型招商会的同时,更多地采取以商招商、小型专业团组招商、网上招商、代理招商、跨行业联合招商等方式,积极有效地利用更多的“三外”资金。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切实搞好全程服务,提高履约率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