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坚持改土兴水相结合,大力宣传并组织实施好修梯田,集雨水,兴科技,抓调整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坚持“三水”齐抓、大中小并举,突出节水的水利建设路子,继续组织搞好节水灌溉、集雨节灌、小型水利、梯田建设、水库除险加固,以及河道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大大型老灌区的改造力度,大力推进城乡水系一体化和小型水利改革。要切实抓好梯田化工程和全社会节水工程建设。人工增雨(防雹)体系工程要全面开工。
认真搞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工作,重点抓好中低产田改造、节水高效农业、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优质饲草料基地和牛态建没。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进一步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工作,继续搞好长防长治、小流域综合治理、水源涵养林保护以及沙产业开发等生态正程建设。全面保护、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中东部地区要继续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把退耕还林(草)与农业结构调整、优质林草基地建设结合起来,科学安排林草比例,坚持乔灌草有机结合,加快优质林木种苗基地建设步伐,确保完成全年任务和林草成活率。河西地区生态建设要坚持以南护祁连、中建设绿洲、北治风沙为重点,搞好荒漠化治理和防护林带建设,推进节水型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
七、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全省农村贫困群众基本解决温饱之后,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工作任务已从基本解决温饱转向稳定解决温饱、部分脱贫;工作重点在继续解决群众吃饭的同时,突出农民增收;在坚持到户到村的同时,重视综合开发,整村推进;在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面向市场,积极培育贫困地区支柱产业。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四七”扶贫攻坚和以工代赈的经验,尽快编制好全省稳定解决温饱的工作规划和实施计划,积极做好“三西”资金延长后的计划及实施工作。紧紧抓住国家扩大以工代赈规模的契机,加快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努力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制定新的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积极探索整村推进的扶贫路子,搞好稳定解决温饱工作。重点抓好梯田建设、集雨节灌、地膜“温饱工程”、规模养殖、支柱产业建设、科技培训、移民开发工作。要在坚持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发展种养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切实把扶贫开发同退耕还林还草结合起来,为稳定解决温饱创造条件。要继续组织好以贫困农户种养业为主的小额信贷和世行扶贫项目的实施工作。进一步协调组织好社会帮扶工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革命老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老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小康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要继续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方针。河西、城郊和沿黄等已基本实现初级小康的地区,切实抓好百村示范建设,认真完善宽裕型小康规划。以县为单位。组织实施好宽裕型小康建设工程。陇东、中部等已经稳定脱贫的乡村,要搞好初级小康建设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奔小康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