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突出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和引导。一是认真组织实施22个农业重点产业和项目发展规划。每一产业都要根据区域布局落实具体项目,各地,各部门要抓紧筛选、论证,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快立项建设。全省支农资金要向22个重点产业倾斜。农口各部门的负责同志都要根据各自的业务,每人牵头抓1-2个重点产业和项目,实行“包业抓龙”责任制。二是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围绕22个农业重点产业和项目,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系列加工。对去年选择的20家有基础、有优势的龙头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使其尽快上规模、上档次。要在抓好荣华集团、莫高集团和敦煌种业3家重点龙头企业上市工作的同时,各地、各主管部门和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十分重视资产优化重组和资本运作。要对现有企业分析排队,创造条件上市。大胆探索和创新种养业发展新机制,组建农业上市企业。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机制,处理好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各地都要选择1-2个企业先行试点,探索经验,逐步推广。四是组织动员乡村两级的部分干部和各类服务组织,主动同农民联合起来办实体,开展小示范点、小基地、小科技园建设,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富。有条件的要组织干部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专业村、专业乡。五是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尽快建成全省农业产业化信息网络工程,加快专家系统软件开发与推广,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引导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运销大户等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入流通领域,大力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营销,促进产业化经营多形式发展。
四、突出农业科技创新,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重在科技体制创新,重在推广应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精神,做好《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实施工作。要加大机制创新的力度,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同农民及农业企业结合,逐步向科农贸一体化的技术经济实体转变。省农科院等科研推广单位要积极参与重点产业开发和龙头企业建设,按照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科技创新中心。各地都要选择一批科研项目或课题面向省内外招标,帮助企业和科研院所双向选择,探索科企结合的新途径。鼓励支持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参与农技推广,鼓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和科技服务单位,创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企业。进一步加快优质新品种、节水灌溉、旱作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贮运技术、生态环境治理、防沙治沙等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和高新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筛选推荐各行业、各科研单位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召开农业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和农业科技洽谈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继续抓好14个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实施办法和扶持政策,多层次、多渠道投入资金,加快建设步伐。积极制定用新品种、新技术改造大宗农产品的计划,并组织力量尽快实施。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发展商品农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