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条 从事水产种苗生产,必须申领生产许可证。原种场、良种场水产种苗的生产由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生产许可证;苗种场水产种苗的生产由设区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生产许可证。
渔业生产者自育、自用的水产种苗除外。
生产许可证由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禁止伪造、买卖、出租或转让生产许可证。
第九条 申请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生产场地,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二)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符合国家、地方颁布的水产种苗生产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
(三)亲本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的水产亲体标准;
(四)具有水产种苗生产和质量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五)其他应具备的条件。
第十条 原种场、良种场、苗种场实行亲本定期更换制度。经济杂交亲本必须是纯系群体,可育的杂交种及其苗种不得作为繁育亲本。
可育的杂交个体或通过生物工程改变了遗传性的个体及其后代的养殖场所,必须建立隔离和防逃设施。
禁止将可育的杂交个体和通过生物工程改变了遗传性的个体及其后代投放河流、湖泊等天然水域或人工形成的水库和大中型水域。
第十一条 水产种苗生产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健全生产、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对原种及亲本引进时间、使用年限、繁殖、淘汰、更新以及引进地点、单位、数量、规格等情况详细记录保存。原种场、良种场供应亲本或后备亲本,应当向用户提供有关的生产技术档案资料。
第十二条 用于销售的水产种苗必须符合国家和本省规定的质量标准。国家和本省没有规定质量标准的,按照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销售水产种苗,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计量。
第十三条 在本省经营省内生产的种苗,必须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检测合格证书;省外调入和省内调出的水产种苗,必须取得省级人民政府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检测合格证书和检疫证书。
进出口水产种苗的检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植物检疫法》的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