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组织开展已建工程的震害预测,抗震性能鉴定,对不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工程,有计划地对其进行拆迁改造和加固。
4、加强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村民与居民自建房屋抗震性能的指导,加大民房抗震技术的推广使用。对农村中小学校舍、医院等公共设施要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使其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5、建立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紧紧围绕全省地震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指挥决策水平的提高,建设省级和人中城市防震减灾应急指挥中心,推进省、地市地震应急指挥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系统的建没。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完成地震灾害信息处理、地震灾害应急决策系统和震灾信息网建设。建立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制度,做好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和落实工作。尤其是要强化人中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和容易产生次生灾害工程应急预案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6、建立省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中心,加大科普知识宣传的力度,尤其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
7、积极推进地震保险工作,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救灾、恢复重建机制、
(三)紧急救援工作体系建没
l、通过地震台网和强震台网的建设,建立震情速报和灾情速报工作系统,进
一步提高震情和灾情的报送速度,全面提高震后早期地震趋势的快速判断能力。
2、震区各级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立即启动,10分钟内进入地震应急工作状态按照地震应急预案实施地震应急指挥和抢险救援工作。
3、建立地震紧急救援系统,提高地震应急,与救援能力,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引进应用。落实地震紧急救援职责,在大中城市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立科学的震灾快速评估、应急物资储备和救灾网络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应急储备管理制度,根据震情组织地震应急救助演习。各有关部门应依据陕西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确保地震抢险救灾队伍、医疗救护队伍紧急救援物资、药品、医疗器械迅速到达灾区。
(四)加强地震基础研究,推进地震科学技术进步
紧紧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选准对推进全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和为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有重大意义的基础研究和推广应用性课题,集中力量,重点攻关,使全省防震减灾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国内外防震减灾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广泛的地震科技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地震科技合作项目,加强国内跨学科、跨行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省防震减灾科学技术水平。
(五)加强防震减灾法规体系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