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灾害救助办法的通知

  第二十三条 居住在农牧区持农牧业户口的受灾农牧民,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列为救济对象:
  (一)因灾损失严重,自身无力克服生活困难的受灾户;
  (二)因灾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五保对象、残疾人、老年人、孤儿;
  (三)家庭主要劳动力患病、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受灾户;
  (四)其它自救能力差,维持基本生活有困难的受灾户。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救灾资金物资时,应优先照顾下列受灾地区和受灾对象:
  (一)重灾和连灾地区;
  (二)边境地区;
  (三)少数民族聚居区;
  (四)列入国家和自治区的贫困地区;
  (五)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和生态移民区;
  (六)受灾敬老院和五保供养对象。

第六章 救灾仓储制度

  第二十五条 完善自治区救灾物资仓储制度,建设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对救灾物资实行专储,以应付突发性灾害后的紧急救助。根据需要自治区统一规划在一部分盟市设立救灾仓储点。
  第二十六条 民政部委托自治区代储的救灾物资,优先在各级储备库储存,并经自治区民政厅请示民政部批准后方可调拨。
  第二十七条 各地救灾仓储设施建设要按民政部、财政部民电(98)167号和民救发〔1999〕7号《通知》要求执行:

第七章 监督检查制度

  第二十八条 各级民政财政部门要及时将救灾款物的安排使用情况报上一级民政、财政部门。每年年底民政部门将本地区年度救灾工作情况报上一级民政部门。
  第二十九条 各级民政部门每年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救灾款物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旗县进行普遍自查,盟市对旗县的抽查面不低于各旗县、苏木、乡镇总数的三分之一,自治区对盟市的抽查不低于所属旗县的四分之一。
  第三十条 各级民政部门要协助审计部门,对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并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监督。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