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秦皇岛、承德两市率先组建旅游企业集团。
理顺管理体制,处理好文物与旅游的关系,完善相关政策,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附件11. 城镇建设意见
一、优势
1、初具规模。
已形成11个设区市、23个县级市、111个县城和756个独立建制镇组成的城镇体系。
2、潜力很大。
城镇化现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国家和我省已将其作为战略重点,政策环境良好。
3、建筑大省。
建筑业从业人员243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7.2%。
年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3%。
二、问题
1、城镇化水平仅为30.7%,大大低于全国36%的平均水平。
2、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3、经营城市的观念尚未普遍确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三、目标和措施
“十五”期间,完成城市(含县城)基础设施投资800亿元,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石家庄、唐山、邯郸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秦皇岛、沧州、保定发展成为大城市,其他5个设区城市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区域中心城市。
1、加速城镇化进程。
强化城镇规划与城市设计,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进一步增强省会城市功能,充实提高10个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扶持20个县城,发展50个中心镇。
200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7%,2010年达到43%。
2、完善城镇建设运行新机制。
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盘活土地存量资产。
实行特许权经营方式,吸引社会和境外资本投资城镇建设。
加快小城镇行政、财政、投融资、土地、户籍、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打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供热、园林、环卫等行业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市政公用事业产权多元化、运作市场化、调控法制化。
3、积极发展房地产业。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5年内建设千万元以上的城镇基础设施项目342个。
新建住宅1亿平方米以上,新建5万平方米以上居住小区450个,发展物业管理企业900家以上,使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60%。
4、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推广应用。
全面推进节约用水。大力推广海水淡化、雨水综合利用、污水再生利用等新技术。
应用钢结构、PVC等新型建材,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
5、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
打破部门保护、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创造公开、公平、公正、公信和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
发展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公司,培育龙头企业集团。
附件12. 商贸流通业发展意见
一、优势
1、规模较大。
现有商品市场4896个,年成交总额2127亿元,其中超亿元市场249个,居全国第4位。
超十亿元的市场32个,超百亿元的市场2个。
社会消费品年零售总额1613亿元,居全国第9位。
2、市场化程度高。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占64%左右。
国有小型流通企业已全面放开,市场调节价比重达94.8%。
3、现代营销方式蓬勃兴起。
超市、连锁店等发展迅速。
电子商务开始起步。
一批企业集团初步形成。
二、问题
1、缺少有带动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整体实力不强。
2、流通秩序有待进一步改善。
3、基础设施不完备,流通效率不高。
三、目标和措施
“十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重点培育15家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商贸集团,力争有5家进入全国零售百强;商品市场达到5500个左右,年成交额突破3000亿元,重点培育20个示范市场,着力抓好300家超亿元市场,全部实现信息联网,80%完成转机建制。
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组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采用出售、租赁、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放活国有中小企业,加快国有资本的退出。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私营流通企业参与国有流通企业的战略性重组。
2、推广和完善现代营销方式。
推进连锁经营向规范化发展,形成全省性和省际间的连锁经营网络。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网上交易、网上结算,逐步形成电子商务网络体系。
加快社会化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构建开放性、互联互通的社会化物流配送网络,将石家庄、唐山、邯郸等城市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