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提高居民综合素质、社区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
18、加强社区思想道德建设与社区教育。重视做好青少年、外来人员、老龄人口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扩大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广泛动员、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楼宇、安全文明小区和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厂街共建等社区共建活动,引导居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加强社区学校(社区党校)等教育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提高居民素质的各类教育活动,协调和依托社区内各类教育机构,逐步在社区建立、完善全方位、系列化的教育体系。
19、活跃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实施群众文化“金穗工程”,加强社区文化阵地、队伍、活动、服务4个网络建设;依托社区资源和专业优势,形成社区文化特色,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建设社区体育运动场地、设施,挖掘社区体育活动资源,人均体育用地不少于0.3平方米,广泛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培训社区体育指导员,促进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
20、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把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建立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服务对象,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网络。优化社区卫生资源配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功能合理,方便群众,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条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21、改善社区环境。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为目标,大力推进“绿色社区”建设,使环境质量优美、公众环境意识较高。积极配合广州城市建设管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工作,大力整治社区“六乱”,建设整洁、美观的社区环境。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做好除“四害”工作,提高社区卫生水平。
22、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区社会治安防范网络,建立以责任区民警为龙头、以居委会治保主任为骨干、以区内保安联防队员、群众义务治安员为依托的群防群治体系,落实防火、防盗、防事故、防破坏的各项防范和管理措施,保障社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增强居民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及黑恶势力,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社区内在校中小学生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切实加强出租屋和外来人员管理,建档登记,实现电脑化管理。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戒毒出所人员的跟进管理工作,配合做好“法轮功”练习者的教育转化工作,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区安定团结。
六、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