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千创优工程”的1000万亩优质高效粮食作物,重点是开发优质小麦、玉米及杂粮;1000万亩优质高效经济作物,重点是开发薯类、蔬菜、油料、水果、棉花和特种农作物。
(一)优质和优质加工专用小麦生产基地350万亩。围绕面粉、食品加工企业,在晋南盆地建立优质小麦基地250万亩,在晋中盆地建立优质小麦基地50万亩,在晋东南盆地建立优质小麦基地50万亩。培育扶持有潜力的小麦加工业龙头企业3个,建设10000亩的示范区3个。
(二)优质加工专用玉米、高粱生产基地350万亩。围绕玉米淀粉、饲料、玉米鲜穗加工企业,在太行山玉米带建立优质专用玉米基地120万亩,在大同盆地建立优质专用玉米基地100万亩,在忻定盆地建立优质特用玉米基地100万亩;围绕酿酒、酿醋企业,在晋中盆地建立优质高粱基地30万亩。培育扶持有潜力的玉米、高粱加工龙头企业4个,建设10000亩的示范区4个。
(三)优质杂粮生产基地300万亩。围绕小米加工企业,在太行、吕梁、太岳山区建立旱地优质谷子基地150万亩;围绕豆奶粉、豆油加工企业,在吕梁山以西黄河沿岸各县建立优质高蛋白春播大豆基地50万亩,在晋南、晋东南一年两作区建立优质高油、高蛋白复播大豆基地50万亩;建立绿豆、红小豆、莜麦、荞麦等其它杂粮基地50万亩。培育扶持有潜力的小米等杂粮加工龙头企业5个,建设10000亩的示范区5个。
(四)优质薯类生产基地250万亩。在晋西北建立优质加工专用马铃薯基地100万亩,满足以马铃薯淀粉、全粉、薯片为主的加工企业需要;在晋西北建立优质鲜薯外销基地100万亩,供应省外市场;在晋南建立优质加工红薯基地50万亩。培育扶持有潜力的马铃薯和红薯加工龙头企业4个,建设5000亩的示范区4个。
(五)优质蔬菜生产基地200万亩。在晋南建立早熟蔬菜基地60万亩,在晋东南、晋中建立延秋茄果类蔬菜基地60万亩,在晋中、太原建立无残毒和精细菜基地30万亩,在大同、朔州、忻州建立外销优质蔬菜基地50万亩。培育扶持以蔬菜批发销售为主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3个,建设5000亩的中心示范区3个。
(六)优质油料生产基地200万亩。围绕食用油加工企业,在晋南、晋东南一年两作区建立优质复播高油油葵基地50万亩,在晋西北建立优质胡麻基地60万亩、优质葵花基地60万亩,建立花生等其它油料作物基地30万亩。培育扶持有潜力的油料加工企业3个,建设5000亩的示范区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