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1-2010年防灾减灾规划的通知

  雨水情信息采集传输系统,以现有的国家属报汛站140处(雨量站63处,水文站66处,水位站4处,大型水库站7处)、省属报汛站149处(雨量站98处,水文站8处,水位站3处,重点中型水库40处)为依托,在全面实现雨量、水位自计与固态存储的基础上,形成信息自动采集传输体系,使所采信息在20分钟内,由采集点到达水情分中心,加上从气象部门获取的信息资料,在30分钟内传递到省防总与国家防总。信息传输采用邮电公众数据网、短波超短波数传、卫星数据平台等方式实施。
  工情信息采集传输系统计划以全省47座大中型重点水库、主要江河堤防和69座县以上重点防洪城市及县城为工作范围,组成10个工情分中心,采用数据、图片、图像形式对工情、灾情信息进行采集,以通信专网和邮电公网互为备用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旱情信息采集传输系统,计划以气象、抗旱部门现已布设的旱情监测点为基础,并对旱情敏感地带再增补一批监测点。全省共设立10个旱情分中心,自动采集整理,以邮电公网与短波、超短波数传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2、通讯子系统
  依据“公专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利用邮电公网的前提下,建设必需的防汛通讯专网,包括建设宝鸡--西安--渭南--朝邑--三门峡微波干线、程控交换机、移动通讯、预警寻呼、卫星通讯系统;陕南、陕北各分中心至省中心采用亚洲Ⅱ号卫星通信和邮电公众数据交换网互为备用;建立全省范围内短波、超短波数传通讯网等,形成全省防汛通讯网,以适应防汛抢险、抗洪救灾指挥的需要。
  3、计算机网络子系统
  计划以省防汛信息网络中心为结点,上联国家防总、水利部、黄委、长委,下联各地市分中心,并在西安和各地市分别建立园区网,在各防汛水利单位建设局域网,形成局域网、园区网、骨干网为体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防汛抗旱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
  4、决策支持子系统
  计划建设数据库(包括实时水、雨情、工情信息、社会经济信息、图形、动态影像、历史大洪水、方法、超文体、水文等九项数据)、信息接收处理、气象产品应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灾情评估、信息服务、汛情监视、雨情水情会商、防汛抗旱管理、抗旱信息处理等十分系统,为领导机关实施科学决策和正确指挥提供全面支持服务。
  七、实现规划的主要措施
  (一)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工作,使干部群众了解我省自然灾害巨大的危害性和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确立建设和防灾减灾必须同时抓的思想,自觉地投身到防灾减灾斗争中来。
  (二)确立防灾减灾的重要地位。各级政府都要把防灾减灾工作当作确保经济、社会建设成果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待,在政府工作中确立其应有的重要地位。区域防灾减灾规划、计划要纳入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中的防灾减灾项目和措施,要纳入项目建设计划。区域或地段的灾害紧急状态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要纳入当地政府议事日程。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当地政府要及时协调解决。通过这些工作的实施,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明确防灾减灾工作重点。就全省而言,应当把“一江两河”、主要城市和三门峡库区的防洪工作、秦巴山地灾害减灾工作、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工作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或重点地域有重大影响的灾害的防御工作作为重点,认真抓好。各地亦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当地的重点地域和重点项目,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四)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成果。各灾种无论建设防灾减灾工程设施或采取各种减灾措施,都要积极推广各学科的适用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加快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提高减灾工作的科技含量。同时还要加强重大灾害形成、发生和发展的时空分布规律、灾害对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和相互作用规律等基础研究工作,安排开展诸如黄土崩塌、煤矿采空区塌陷、地裂缝等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措施的应用研究;主要江河洪灾发展演变规律及防御对策研究;森林防火、地震救助技术装备的研制和人工增雨机理及具体实施措施研究等,推进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五)强化非工程防灾减灾措施。一是做好灾害区划、规划工作,对各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轻重程度、重点发生区域及减灾对策,及早洞察,形成规划,以利实施。二是实行高新技术和传统技术手段相结合,加强各类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努力提高监测、预报水平。三是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灾害,及早制订处置预案。需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参与防抢救助工作的,还应当及早向群众宣传,以利实施。四是组织群众性的防灾减灾救灾队伍,搞好培训演练,熟悉必备业务技术,提高作战能力。五是搞好通讯、交通保障工作,确保防灾抗灾救灾信息和交通运输畅通。六是建立群众性的自救互救机制,提高群众的临灾自救、互救能力,减少临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