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的通知

  “九五”时期,我省残疾人事业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残疾人事业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加快发展。
  二、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各项任务及措施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弘扬和实践人道主义精神,把残疾人事业纳入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和加强基层工作为重点,坚持政府为主导,部门协作配合,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大力开发社会资源,动员鼓励社会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全面推进。
  (二)总体目标:
  残疾人状况进一步改善。经济发达地区残疾人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欠发达地区稳定解决温饱;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20万残疾人不同程度康复;努力满足残疾人的教育需求,义务教育入学率在“九五”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城镇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指导和培训,就业率达到85%左右;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生活参与面进一步扩大;社会福利有所提高,保障措施不断完善。
  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文明。全社会弘扬人道主义,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维护残疾人的尊严和权利,激励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普遍开展志愿者助残活动,扶残助残更加广泛深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推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发展信息和交流无障碍。
  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增强。社会公众服务业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增加扶持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实力,市、县普遍建立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加强各级残联组织建设,形成一支“人道、廉洁”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残疾人素质普遍提高。团结、教育广大残疾人,表彰自强模范,激励“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提高广大残疾人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增强参与社会生活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三)各项任务和主要措施:
  1、加强康复工作,恢复、补偿残疾人的功能。
  绝大多数残疾人通过康复可以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十五”期间,继续实施一批重点工程,使2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0.05万例,为0.5万名低视力者配戴助视器;对0.45万名聋儿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受训聋儿进入普幼、普小率达到25%以上;为0.27万名肢残人安装普及型假肢,完成0.4万例矫形器安装;组织供应各种残疾人用品用具10万件;系统训练肢体残疾人5610名(其中脑瘫儿童920名)和0--14岁智力残疾儿童3750名;在覆盖1400万人口的地区范围内对8万精神病患者实施康复;精神病患者检出率达到6‰、监护率90%、显好率60%、社会参与率50%,肇事率0.5%以下。
  (1)继续健全完善以残疾人家庭为依托、社区为骨干、医疗康复机构为指导的康复训练服务网络,使残疾人通过康复训练,补偿功能,增强能力。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