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
《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的通知
(冀政〔2001〕34号 2001年6月20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制定的《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在总结“九五”计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和《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结合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实际,明确了“十五”期间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和本部门的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并认真落实,确保完成《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规定的各项任务,促进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大发展。
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
(2001年--2005年)
为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加快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和《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结合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实际,制定本计划纲要。
一、河北省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执行情况
《河北省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1996年--2000年)》实施五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关心下,经各方面共同努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体、法制、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进步,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形成了更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人道主义在全社会得到进一步弘扬,扶残助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多种形式的助残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为残疾人解决了大量的实际困难。残疾人事业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市、县(市、区)和97.8%的乡(镇)政府制定出台了扶助残疾人的规定和办法,全省初步建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组织网络,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推行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各项业务全面拓展,残疾人工作迈出新的步伐。康复任务超额完成,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就业工作全面展开,扶贫解困成就显著,文化体育日趋活跃。省、市、县、乡四级残联组织全部建立,残疾人工作者达到5000余人,县级以上残联完善了五类残疾人专门协会。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残疾人联合会履行职能,协调运作,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组织得到加强,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真诚奉献,努力工作。
(三)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20多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超额完成了各项康复任务;残疾人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平均达到80%,职业教育得到发展,2.9万名残疾人接受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指标;残疾人集中就业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散按比例就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迅速发展,城镇残疾人就业率由“八五”末的70%提出到80%,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通过国家扶贫和残疾人专项扶贫,共扶持122.9万农村贫困残疾人,使其中94.8万残疾人解决温饱,把城乡3.1万特困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扶贫工作在全国位居前列;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日趋活跃,残疾人运动员在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中获得66枚金牌,为国家和我省赢得了荣誉;残疾预防取得显著进展,多项预防措施逐步得到落实,减少了残疾的发生;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参与社会生活能力进一步增强,各条战线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46名“自强模范”受到国家和省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