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

  1.调整目标。“十五”时期畜牧业产值实现以6%以上的速度增长,畜牧业成为全省农村经济中重要支柱产业,畜产品省外销售额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0%。到2005年末,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95万吨、179万吨和40万吨,精深加工畜产品比重达到30%以上,动物蛋白人均占有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调整方向。在农村经济中要把畜牧业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稳定发展生猪和蛋禽,加快发展肉牛、肉羊和肉禽,突出发展奶业,进一步优化畜禽及其产品生产结构,推动畜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合理调整主导畜禽及其产品区域布局,着力发展规模饲养,提高畜牧业区域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优质畜产品基地,积极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建立畜产品安全和质量保证体系,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大力推广草地生产实用技术,积极发展生态种草,加快发展饲料工业,促进饲料、饲草资源合理利用和水土保护;努力提高动物疫病综合防治能力,积极推进兽医工作与世界同类工作接轨。
  3.工作重点。抓好“八大工程”:一是组织实施“六区三带”工程。优先发展辽北、辽西2个优质瘦肉猪生产区,辽东、辽北、辽西3个优质肉牛生产区,大中城市近郊高产奶牛生产区,沈大和沈山高速公路沿线2个蛋鸡饲养带,辽东南绒山羊饲养带,优化生产区域布局,力争“十五”末期畜牧业区域化生产能力达到80%以上。二是组织实施畜产品优质工程。着力抓好三元杂交优质商品瘦肉猪示范区、高产奶牛示范区、秸秆养畜示范区、优质肉牛新品系选育、辽宁绒山羊选育、优质肉羊培育、优质肉鸡选育、“学生奶”计划、辽宁大成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低成本扩张计划,推动畜产品结构优化与升级。三是组织实施畜禽良种工程。着力抓好省部级重点种猪场建设、肉牛新品系繁育项目、辽宁绒山羊等地方良种保护与开发项目,积极筹建种畜禽质量监测体系,大力推广良种畜禽增产配套技术,力争“十五”末期畜禽良种率达到90%以上。四是启动辽西生态草地建设工程。合理划定生态草地、刈割草地和放牧草场,建立严格的围封育草制度、刈割制度和划区轮牧制度,加强牧草种籽田、草种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和牧区示范工程项目,强化“三化”(盐化、沙化、碱化)草地综合治理。五是启动“绿色畜产品”工程。积极筹建无规定动物疫病畜产品出口基地,逐步在项目区内消灭和净化国际规定的动物疫病,兽药残留等卫生指标和畜产品质量指标达到国际标准,推动畜产品出口创汇。六是启动饲料质量安全工程。继续抓好饲料企业IS09002质量认证,完善饲料质量标准,加强饲料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确保饲料质量安全。七是启动畜牧信息“上网工程”。积极筹建省级畜牧兽医信息网站、市级局域网和县级工作站,力争年内开通,“十五”期间实现信息服务网络化。八是启动动物保健工程。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动物疫病综合防治能力。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