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
做好我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工作意见的通知
(黔府办发〔2001〕79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工作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利用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工作的意见
(省财政厅 2001年7月10日)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以下简称政府外债)是我省引进外资的重要渠道之一。截至2001年3月,我省共有63个项目利用政府外债,协议贷款额120,813万美元,已累计使用57,900万美元。其中: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27个,协议贷款额72,055万美元;外国政府贷款项目36个,协议贷款48,758万美元。这些项目分属于工业、农业、林业、教育、卫生、交通、城市供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领域。项目建设区域覆盖了全省各地(州、市)、县(市、区)。政府外债项目的实施,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弥补了我省建设资金的不足,对我省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为积极利用政府外债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贷款规模相对较小,管理分散,权责不明,“借、用、还”脱节,重借轻还,欠款严重等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和有关国际金融组织对政府外债项目的安排将向西部地区倾斜。按照中央关于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的总方针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政府外债的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抓住机遇,更加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政府外债
政府外债具有供给量稳定、贷款期限长、成本低(双边政府贷款的赠予成分在35%以上)的特点和动员资金的作用,不仅能引进大量的资金,而且还能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管理经验,培养大批的涉外管理人才。我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由于经济总量较小,资金的自我积累能力弱,需要动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金投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利用政府外债是我省引进外资的主要渠道。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住西部大开发中政府外债资金向西部倾斜的机遇,坚持在优化结构、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有计划地争取利用更多的政府外债资金,加快我省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提高政府外债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