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积极推进高新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用以改造传统产业。同时,还必须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我省的传统产业。
--坚持重点突破与面上指导相结合。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协同攻关,重点突破传统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运用规划、技术、政策和信息等,引导、带动全省传统产业的改造。
(五)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目标是:到2005年,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传统产业层次明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50%的主要传统工业品技术达到国际9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10%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80%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重点传统产业和骨干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5%;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
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
(六)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连续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及管理信息化;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智能化设计技术,实现设计的高效化、最优化;发展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检测与控制;积极推广应用电子商务,实现实时管理与数据资源共享。改造的重点是:以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为核心,改造化工、医药、造纸、工业炉窑等生产过程的控制技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为重点,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改进生产方式。
(七)以新材料技术应用为重点,实施传统材料产业的升级工程。建立和完善产学研联合开发体系,攻克新材料特别是纳米材料应用中的共性技术难题,提高新材料的应用水平。选择若干影响大、应用面广的材料行业,用纳米技术进行改性,提高材料性能。改造与应用的重点是:纳米材料在橡塑、合成纤维、磁性材料、催化剂、涂料(油漆)、印染、陶瓷等产品中的应用,以及纳米金属粉体的应用。以有机硅和有机氟材料、膜分离技术为核心,改造传统的精细化工产品;以生物活性新材料改造传统药用辅料;开发以真丝为主体的新型含丝复合、混纺、花式纤维,实现含丝原料的多元化、系列化;以改性化任为主体,开发功能化、差别化纤维的纺织原料。
(八)以生物技术应用为重点,实施提高传统医药化工业竞争力工程。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研制开发新药品种;运用细胞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培育中药材优良品种;运用梅技术、新菌种培育等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发酵、生化制药工艺。改造的重点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开发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新型药物及天然药物;开展抗生素发酵新菌种、高产菌种的培育。以酶和发酵工程新技术开发食品、添加剂、催化剂、生物农药、生物酶制剂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