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

  第二十六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收费、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或者扣留财物,应当向当事人开具法定收据、清单。
  第二十七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正确使用执法文书,依法执行送达制度。
  第二十八条 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当依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 行政执法监督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所属行政执法机关及下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的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行政执法层级监督。
  第三十条 行政执法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行政执法主体的合法性;
  (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适当性;
  (三)行政执法程序的合法性;
  (四)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情况;
  (五)执法文书的建立和使用情况;
  (六)行政执法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七)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
  (八)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执行情况;
  (九)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的处理情况。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发现层级监督范围内的行政执法机关有执法违法行为的,可以向该机关发出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接到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的机关,应当严格按照通知的内容执行,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发出通知书的机关报告整改结果。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他行政执法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区、本系统实际情况,确定执法检查重点内容,制订检查计划并组织检查。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所属行政执法机关和下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机关对所属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情况,应当定期进行评议考核。
  第三十四条 行政执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应当按规定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