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移民工作要与撤乡并镇和小城镇规划建设相结合。为了使区域经济布局更趋合理,对于一些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相距甚远、零星分散、不便于集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乡村,按照城镇体系规划,通过撤乡并镇和小城镇建设,将集镇建设成为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社会服务的中心,使之成为城乡经济体系的结合部,增强聚集效应,拓展二、三产业发展空间,解决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有续发展。
(三)移民工作要与“五通工程”相结合。“五通工程”是自治区实施的一项富民工程。实施移民工程后,已开展的“五通”工程应与移民工程相衔接,全方位促进农村牧区“五通”工程建设。
通电工程。对居住集中、距电网较近的移入区、采取接入电网方式;距电网较远的,配置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通路工程。在人口密集、居住集中的行政村修建等级公路。
通话工程。采取农话光缆、电缆、小微波、无线环路和卫星通信等手段,解决农牧区通话问题。
通广播电视。结合“村村通”工程,优先安排移民较为集中的村镇。
通水工程。结合人畜饮水工程,搞好水土资源评价。移入区首先要达到饮用安全卫生水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一步到位实现统一供水。
(四)移民工作要与社会事业基础建设相结合。必须抓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科技服务等社会事业基础建设,改善移民生活质量,提高移民文化素质。在实施移民搬迁时,应统筹考虑中小学、基层文化站、基层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基层科技服务站等社会事业基础建设问题。同时,按照撤乡并镇的要求,适当收缩集中基层中小学和服务站点,根据区域规划总体布局,因地制宜进行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五)移民工作要与小康住房工程相结合。移民住宅建设应本着超前规划、逐步建设的原则与小康住房工程建设相结合。移民村镇规划要请具有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以提高规划设计总体水平。规划要强调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并统筹考虑电力电讯、给水排水、道路交通、生态环境和民族特色等诸多因素。要引导移民应用小康住宅设计图进行房宅建设,以符合小康水准和经济发展要求。
(六)移民工作要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应按照生态建设要求,安置好封育区内需要搬迁的分散人口和牲畜。在搞好迁出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同时,将移民工程建设与移入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将退耕还林还草区、休牧禁牧区、严重风蚀沙化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天然林保护区内需要搬迁的人口首先纳入移民计划。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