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

  本市积极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龄前儿童的学前教育。
  本市举办学前教育机构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体,发挥政府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第五条 本市扶持远郊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本市重视并扶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事业。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应当从婴幼儿开始,与康复、训练结合进行。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扶持和发展适合少数民族特点和需要的学前教育事业。
  第六条 本市采取措施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法举办学前教育机构。
  本市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以捐资赠物等多种形式支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第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对在学前教育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学前教育责任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领导,综合协调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学前教育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区、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举办发挥示范作用的学前教育机构。
  城镇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协调学前教育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和社团,在社区内工展学前教育活动。
  农村地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发展学前教育事业,采取多种形式保证辖区内学龄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第九条 市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学前教育工作,对学前教育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学前教育的管理工作,并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监督指导。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学前教育的工作。
  第十条 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学前教育事业,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各级妇联组织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社区内的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协助当地人民政府为社区内未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儿童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从事家庭看护学龄前儿童的从业人员提供学前教育的指导与服务。
  第十一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负有首要责任,应当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与学前教育及其相关的机构互相配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