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苏政发〔2001〕68号 2001年4月30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基础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民族素质和综合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为切实加快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我省基础教育水平,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以来,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省于1996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两基”目标,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1995年的57%提高到2000年的68.5%;教育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程序逐步提高;基础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实施素质教育进展顺利,并已由中小学向各级各类学校延伸,从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渗透。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全省教育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应当看到,全省基础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愿望相比还不适应。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基础教育的南北差别、城乡差别、校际判别呈扩大趋势。中小学布局结构不合理,教育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滞后。基础教育投入与事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农村义务教育巩固和提高十分艰难。这些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十五”期间是我省全面建设宽裕的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全省经济发展将进入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新阶段,经济结构将进入加快优化升级的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将进入攻坚决战的新阶段,对外开放将进入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新阶段,社会发展将进入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就迫切要求全省教育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基础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加快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努力开创世纪初我省基础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十五”期间我省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目标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基础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为主题,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教育体制和课程教学改革为动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我省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变。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遏制部分地区辍学率逐年升高的趋势;全面调整基础教育布局结构,全理配置教育资源;基本完成改造薄弱学校任务,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大力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精简和优化教职工队伍;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形成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二、深入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