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经营者效益年薪是依据本企业经营效益所取得的收入。
效益年薪=3至4倍×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实际实现利润总额÷核定利润总额)
亏损企业经营者效益年薪=3至4倍×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核定亏损额÷实际亏损额)
利润总额按企业合并报表计算。
(1)经营者完成或超额完成考核部门下达的利润总额指标(减亏指标),按上述办法获得效益年薪。未完成核定利润总额指标(减亏额指标)时,效益年薪为零,并由经营者赔补。效益指标每降低1%,按经营者基本年薪的20%赔补,赔补款从经营者风险抵押金和基本年薪中抵扣。当经营者收入扣减至低于职工年平均工资时,发给与职工年平均工资相等的生活补贴。
赔补额=〔(核定利润总额-实际利润总额)÷核定利润总额×100〕×基本年薪×20%
亏损企业赔补额=〔(实际利润总额-核定利润总额)÷核定利润总额×100〕×基本年薪×20%
(2)为确保效益年薪主体考核指标真实性,将净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折旧、上缴税款、应交利息、职工工资提取、递延资产摊销等作为兑现效益工资约束指标(计算口径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净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100%
均净资产
其中,净利润指企业税后利润。
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销售(营业)收入净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其中,销售(营业)收入净额指企业当期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减去销售折扣与折让后的数额。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年初数+应收账款年末数)/2。
(3)针对企业所属行业特性,在以上约束指标的基础上,不同行业的企业增加以下指标:
有产品开发项目的工业企业增加技术开发费提取指标;
商业流通企业增加存货周转率指标。
销售成本
存货周转率(次)=-----
平均存货
其中,销售成本指企业销售产品、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的实际成本。
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物资、外贸流通企业增加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