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制定统一的产业带优惠政策。从资金、技术、人才、用地、财税等方面,制定统一的产业带优惠政策,对产业带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予以支持。抓好产业带大项目和大企业的引进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大项目、大企业落户产业带。产业带内从事高新技术活动的企业享受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
5.加强对产业带建设的领导和协调。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带横贯东西,地跨南山、宝安、龙岗三个区。要成立市高新技术产业带领导小组,加强对产业带建设的领导和协调。妥善处理市、区、镇的关系,形成共同参与、职责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开发模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建设进程。制定合理的税收分成比例,鼓励特区内各区到产业带投资开发建设高新技术片区,到龙岗大工业区规划功能区域投资兴建项目。
二、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继续巩固信息产业的主导地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光电子、数字视听等信息产业,把我市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把深圳建成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信息制造业基地。全力发展集成电路等基础元器件的设计与制造,加大政策扶持,加快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前工序建设步伐,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利用跨国公司国际化分工体系形成的产业配套优势,逐步形成具有民族品牌的计算机整机生产能力;加快网络通信产品研究开发与制造,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光通信等领域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能力;重点发展全光网络、光电器件、激光器、无源光器件、光纤光缆和光预制棒等技术和产品,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加快研制开发数字平板显示器件,数字音频、视频获取和传输系统,建设数字电视实验平台示范工程,提高数字化家电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7.加快建设深圳软件园。进一步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创建深圳软件园,将其规划建设成为功能配置合理,服务体系完善,运作机制先进,建筑风格独特,有良好人文环境和学术环境的软件园,实现从重硬件向软、硬件并重的转变,力争到2010年,深圳软件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开发应用软件,强化核心技术开发能力,抓好软件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实现软件产品的通用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引导软件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培育一批在国际软件市场上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大力吸引外国大公司来深创办软件公司,加强与国内外在软件研究和开发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市财政拨出专项经费,资助一批高素质的软件人才来深创业。各级学校要加强信息技术和英语教育,高校要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步伐,扩大信息技术产业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培养各类软件人才。
8.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新兴产业。在生物技术领域,要重点发展基因组、基因治疗、生物芯片等关键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努力把深圳建成全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在新材料技术领域,以纳米技术为基础,大力发展信息材料、光材料和电池材料,提高新材料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形成信息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环保能源材料等领域的优势。在光机电一体化领域,要重点发展自动化、智能化制造设备,自动化数字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光学仪器等产品,以提高整个制造业的水平,力争成为我国南方的仪器仪表、自动控制、新型医疗器械的制造基地。同时积极扶持新兴环保产业和海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