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
(2001年7月25日)
九十年代以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经济的第一增长点和特色经济,初步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路子。但应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来自国内外科技与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这既为深圳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充分发挥我市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先行一步的优势,抓住机遇,奋力拼搏,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我市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主要载体,突出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加强信息化建设,吸引创业人才,保护知识产权,防范投资风险,优化创业环境,使深圳成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交易基地,以及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规模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创新体系完善、创业投资活跃、科技人才荟萃、综合环境优良的高科技城市。
一、建设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带,扩大产业规模优势
1.努力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规模和实力,是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所在。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增强、提高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实力和规模水平。要把高新技术产业带作为我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载体,完成一批重大高科技投资项目,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形成一批高新技术名牌产品,力争到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5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0%。
2.科学制定产业带发展规划。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功能合理、产业衔接,梯次开发、分片管理,多方参与、利益共享,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原则,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带总体发展规划和主要高新技术片区及卫星城镇的建设发展规划。对产业带内各片区的功能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定位,形成产业链,将其建成交通便捷、通信发达、功能完备,集高科技产业化、研究开发和高等教育于一体的产业密集区,达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标准。
3.加快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设贯穿产业带的高速公路和轻轨交通系统、连接重点卫星城镇的快速交通系统,以及覆盖产业带的宽频高速主干网和宽带接入网。积极改善产业带沿线供电、供水、燃气、排污状况。加强产业带沿线村镇规划建设,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形成若干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区服务优良的高科技卫星城镇。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