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培养壮大特教师资队伍,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5、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挥“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的作用,资助1000名贫困残疾学生入学,制定残疾考生奖励办法,认真做好残疾考生的录取工作,被大中专院校录取的残疾考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确因经济困难无力上学的,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适当给予补贴。积极组织实施“长江新里程”计划。
6、继续完善、推广汉语双拼盲文中国手语和数学、物理、化学、音乐专业盲文符号与计算机专业手语词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特殊教育服务。
(三)劳动就业
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地位、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关键。“十五”期间,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我省的实施办法,采取积极的扶持和保护性措施,建立规范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使失业登记的残疾人基本得到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残疾人就业率接近或达到85%。
1、继续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就业的方针,使残疾人劳动就业普及、稳定、合理。依法全面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加大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管工作。积极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制定完善优惠政策,逐步将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范围。认真做好残疾职工稳定就业工作,尽量避免残疾职工失业,大力扶持农牧区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
2、充实完善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并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标准,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职能,为残疾人提供规范的职业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有效的就业服务。
3、以省、州(地、市)、县(区、市)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为主导,充分发挥社会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逐步形成以就业市场预测、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职业人才成长激励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职业培训体系。
(四)盲人按摩
根据社会对盲人按摩的需求和盲人就业的需要,加大对盲人按摩人员的培养培训、就业安置、政策扶持、行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促使盲人按摩事业得到较大发展。
1、依托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和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充分发挥省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及盲人按摩高级人才的作用,加大盲人培训力度,培训盲人按摩人员298名(其中20名医疗按摩人员)。
2、依托社区建立按摩点,积极扶持盲人按摩人员从事个体就业;有按摩科室的医疗机构依据省政府有关规定,优先按比例安排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业;鼓励社会开办盲人按摩院(所);有按摩业务的服务行业优先录用盲人按摩人员。
3、采取政策扶持的办法,对个体从业的盲人按摩人员,在筹集资金、落实场地、核发执照等方面给予照顾;对在社区开展盲人按摩站(点)而经济上确有困难的盲人,从当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给予一定的扶持;对社会开办的盲人按摩院(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照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