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努力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巩固东南亚市场,进一步拓展西亚、非洲、拉美等市场,积极鼓励企业到国外招投标,通过承包工程,出口大型成套设备和整机,带动劳务输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到国外(境外)兴办生产加工型、资源开发型的投资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
五、实施“人才工程”,提高队伍素质
(一)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把德才兼备的人才选拔到企业经营者的岗位上,对经营不善或长期亏损的企业经营者坚决撤换;对经营者逐步实行年薪制或股票期权制,让经营者的报酬与其贡献联系起来。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在收入上实行倾斜,建立技术开发、产品开发首席专家负责制,鼓励实行协议工资、年薪制和技术入股,对有特殊贡献者给予重奖,用感情、事业和适当的待遇留人。
(二)加强企业科技人员的培养。依托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工业学院等在川高等院校,同时将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与四川省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合并,改制成为四川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培养机械和冶金材料的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为机械冶金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加强对现有职工队伍的业务技能和劳动技能培训,开展技术练兵、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等活动,造就一大批能工巧匠,显著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四)引进管理和各类专业人才。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小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四川省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川委办〔2000〕89号)有关人才培养、吸引与激励政策的精神,切实做好引进国外留学人才到机械冶金业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六、加大对机械冶金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一)进一步扩大机械冶金生产企业的外贸经营自主权,鼓励发展优势产品出口、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到境外特别是周边国家投资办厂,放宽人员出入境限制,实行一次审批一年内多次出国(出境)的审批办法。
(二)支持东部、中部地区企业对四川机构冶金业进行投资设厂、参股入股、收购兼并、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合作。对外资、内资通过托管、租赁、承包、收购、兼并等多种形式盘活省内机械冶金企业存量资产的企业,免交场地使用费。
(三)支持机械冶金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外商投资。积极探索以中外合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方式引入外资。鼓励在华外商合资企业对机械治金业再投资,其再投资项目外资比例超过25%的,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对机械冶金业及出口创汇技改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国外商业贷款指标安排上给予支持。积极争取多边、双边赠款,优先安排机械冶金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