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的通知
 (二00一年六月十九日)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省是一个水资源严重贫乏的省份,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有效缓解我省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全社会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特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我省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
  (一)我省属资源性缺水地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利建设投入不足造成的工程性缺水和水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以及水的浪费等问题的存在,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解决我省水资源短缺问题,直接关系到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做好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工作。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统筹兼顾,全面规划,标本兼治,合理开发利用和高效使用水资源,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策略和根本措施,认真抓紧抓好。
  (二)全面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加强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逐步向节水型社会转移。全省节约用水工作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的原则,着力提高用水效率,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在搞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重点抓好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工作。全省各级都要依据水资源总体规划,组织制订节约用水专项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中长期规划。节约用水专项规划要在2003年前编制完成。在经济发展和生产力配置上体现“以供定需,以水定发展”的方针,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工农业发展布局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目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行政等多种手段,逐步建立完善依法管理、统筹规划、严格计划、定量供给、超用加价、浪费受罚、节约奖励的配套管理制度。
  (三)实行开源、节流并举,强化水污染防治,努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十五”期间,全省要新增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节水30亿立方米,争取平水年基本满足公共用水、城乡人畜吃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枯水年缺水率降低到10%左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0万亩,达到7700万亩,扩大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工业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8%,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到2010年,要新增供水能力40亿立方米,节水25亿立方米,所有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一般年份全省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枯水年保证城乡生活用水及二、三产业用水和高效经济作物的灌溉用水。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全省大中型城市基本建成节水型城市,农业灌溉基本实现节水化。
  (四)严格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搞好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各部门务必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涉及全局的战略性任务认真抓好。要千方百计增加对节水工程建设的投入,落实好财政配套资金,并通过政策引导、以奖代补、贴息扶持等形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投资节水的积极性,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各级政府要从收取的水资源费、超计划加价水费中划出不低于30%的资金,设立节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节水设施建设和节水关键技术开发、示范推广及技术改造、项目贴息等,专款专用。节水专项资金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财政部门会同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要对节约用水工作负总责,水利、建设、环保、经贸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节水工作。新闻宣传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水忧患意识。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节约用水机构建设,负责指导、监督和管理节约用水工作。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