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服务体系建设。主动掌握市场供求信息,指导农民发展“订单农业”,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为农民提供销售、加工、储运、资金等系列化、全方位、全过程的配套服务。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服务,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扩大农民受益空间。通过扶持各类营销、流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吸纳和培养一批农副产品经纪人,举办或参加农产品展销交易会,组织精干营销队伍,开拓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使主要或骨干的大宗农副产品的经营占市场份额的50%以上。
加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县以上各级供销合作社,有条件的生产经营企业和基层社,要逐步建立一套联系国内、国际的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2001年,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信息服务网与桂林市、百色地区、柳州地区等供销合作社信息服务网联网。争取在2003年以前,建成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产品信息网络,实现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及时预测和发布信息,引导农民搞好产业化生产和组织农产品推销。
3.加强生活资料消费品供应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县以上公司、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站三级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引进联合经营、配送中心、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加快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的步伐,巩固和完善服务网络。2001年,各县(市、区)供销合作社要建设5至8个功能比较完善的村级综合服务站。
四、加强领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构。各级供销合作社要积极依靠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把供销合作社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作为当地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事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将成立供销社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市、县(区)供销合作社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一把手挂帅,做到领导、机构、人员、措施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统筹规划,确保实施。各级供销合作社要认真制订切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通过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供销合作社经营战略的重大转变。
(三)因地制宜,选准切入点。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选择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投资风险小、质量效益高的特色产品作为主导产业和主攻方向,项目选择做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以短平快为主,力争办一个成功一个。切忌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上项目、铺摊子、搞重复建设。对于重大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要特别注意坚持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要组织项目工作小组,制订工作计划、实施方案、考核办法,确保各个产业化工程顺利实施。
(四)抓好示范,奖励先进。要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搞试点,抓典型,树样板,并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经验、做法,用典型引路的办法推动面上工作。同时要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宏观和微观结合上解决供销合作社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加强督促检查,采取激励措施,制订奖励办法,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每年召开一次总结表彰会,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