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突出优势,形成特色。在创办农产品生产基地中,各级供销合作社要紧紧围绕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推动基地建设向区域化、特色化、高效化发展。桂南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南亚热带自治区资源优势,重点向龙眼、肉桂、蔬菜、海淡水养殖等生产基地发展;桂中地区要向糖蔗、水果、无公害蔬菜、植物油等生产基地发展;桂北地区农林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向银杏、罗汉果、蔬菜、水果、毛竹等生产基地发展;桂东地区重点向瘦肉型生猪、荔枝、香蕉、松脂、蔬菜、烤烟、糖蔗等生产基地发展;桂西地区要向“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发展,重点抓好八渡笋、八角、芒果、反季节蔬菜、桐油等产品种植及加工业。
(四)参与市场体系建设。
1.根据当地资源和交通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经营服务设施,以改建、扩建为主,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特别是基层供销合作社,要抓住全区实施农产品流通工程和扶贫开发的契机,积极创造条件,以当地农业商品生产基地为基础,创建农产品特色专业市场。要通过当地政府将农产品市场建设纳入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扶贫开发项目,争取国家的资金扶持。
2.加强对现有各类市场管理,促使其扩大经营规模和服务领域。同时要加强市场之间的联合,培育一批龙头市场,形成全区性乃至全国性的农产品交易、价格形成和信息中心。
3.主动与工商、城建、规划等部门配合,重点是在农村乡镇发展一批集贸市场。在玉林、贵港、百色、河池、防城港等中小城市、主要农副产品产区、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建设功能齐备的农副产品批发专业市场;在南宁、桂林、柳州、梧州等中心城市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服务完善的大型龙头市场。
2001年,各地、市供销合作社都要做出计划,办好2至3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着重搞好南宁市果品公司五里亭批发市场二期工程、来宾县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融安县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柳州地区土产公司水果仓和新仓改扩建为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玉林市花生豆粕批发市场等重点市场建设。
(五)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
1.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组织供应和以农资科技系列化服务为主体的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兴办科技推广中心、庄稼医院和农资科技咨询服务中心,按职工总人数5-10%配备生产技术指导人员。农资企业要走集团公经营的路子,建设农资商品批发市场,建立农资配送中心,发展农资专业合作社,农资经营的市场占有率保持在60%以上。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