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把领办专业合作社作为改造基层社的重要途径。具有资源和产品优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的地区基层社,要积极领办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型的专业合作社;农村商品经济不够发达、农产品经营暂时上不了规模的地方的基层社,可先发展农资专业合作社和工作品消费合作社,同时,各基层社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下一步领办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作好准备。
2.兴办村级综合服务站,拓展农村市场阵地。
基层社要采取多种形式创办村级综合服务站,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数量,扩大规模,强化功能,完善布局。
(1)建站方法。以改造分社、分销店和双代店为主,有条件的可投资建新站。
(2)建站方向。办成具有购销储运、信息科技、文化娱乐等综合功能的服务站。建站初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着重以购销和科技服务为主,今后逐步加以完善。
(3)建站形式。一是村社联办,村里提供场地、劳动力,基层社出物料;二是由基层社职工或农民出资合办;三是鼓励基层社职工回村领办;四是委托农民自办。
(4)经营方式。采取租赁经营、承包经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并通过引进连锁、配送等新型业态,将遍布农村的分散经营网点紧密连接,构成基层社农村经营的新网络。
村级综合服务站接受基层社的统一管理,统一办理营业执照,统一挂牌经营,统一协调外部关系。
(三)强化为农服务功能,建立农业社会化四大服务体系。
各基层社要切实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服务的观念,进一步转变经营作风,改进经营形式。
1.建立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农业生产资料经营重点是以村级综合服务站、庄稼医院为依托,确保阵地不丢、网点不撤、人员不散。做到上联厂商,保证货源充足;中联新老客户,并加强与农业“三站”的联合,实现优势互补,扩大购销网络;下联广大农户,扩大销售。
2.建立农副产品购销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购销人员、经营设施、仓储场地等建立农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一整套服务体系,组织专门力量寻找市场,努力拓宽农副产品购销渠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广泛开展代购、代销、代加工业务,千方百计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3.建立信息、科技服务体系。以专业合作社、科技信息服务站、庄稼医院为依托,建立信息科技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和示范服务,加强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和救治服务,并对农民进行培训,实施“科教兴农、民富社兴”的发展战略。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