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植业科技以专用、优质品种培育与产业化为重点,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种植业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种植业布局区域化。种植业科技要由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方向转变。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优质油菜、蚕豆、加工型马铃薯、花卉、药材、饲料等经济作物,提高经济作物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
开发、引进先进的农畜产品加工技术,加强农畜产品产后的系统开发。重点搞好牛羊脏器、血、骨、皮、毛的精深加工和具有高原物色的绿色食品加工。通过农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牧业比较效益,延长产业链,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五、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要重视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青海高原的气候优势,用先进的技术开发优势品种。重点支持经济作物和畜牧业中有特色、有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率高的产业化基地。
把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农物业产业化的核心,重点支持科技型农牧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使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经营。
发挥中介组织和专业市场在农牧业产业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农牧业专业协会、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专业化市场等组织,提高为农牧业产业化服务的技术含量和水平。
六、继续实施“星火计划”,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广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原材料、能源、建材和轻纺等传统产业。注重引进高新技术和关键设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使中小企业成为转移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增强科技开发能力。大力支持技术水平高、产品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鼓励其按照国家金融政策上市融资,成为州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七、技术引进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是州县科技工作的重点。各级科技部门要会同经济部门,针对市场需求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每年都要提出技术引进和成果推广的计划和实施办法。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先进的种植与加工技术、畜种改良与节水农业技术及农牧业综合配套组装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