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按照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创汇产业和新兴产业。要发挥我省农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比较优势,突出抓好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产品。要以良种化为先导,以设施化为突破品,依靠科技提高农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要突出抓好龙头带动、园区带动、大户带动,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创建国内外知名的产业和产品,发展区域特区主导产业。
在产业发展区域布局上,要充分发挥省级重点龙头经济组织的带动和聚合作用。冀南地区,要依托华龙、华牧、金凤市场等龙头企业,着力发展粮油食品加工和禽蛋等产业;环京津地区,依托石家庄三鹿集团、高邑和西三教花卉市场、沧州盘古蔬菜市场、保定龙飞集团和农垦公司、唐山乐百氏公司、廊坊五丰福成公司、衡水京安公司等龙头组织,大力发展乳品、肉类、果品和花卉苗木等产业;京广沿线和冀东地区,依托乐亭、定州、高邑、永年等果菜批发市场,大力发展蔬菜、果品产业;冀中南平原沙地和太行山区,依托内丘富岗集团、河北天丰农产有限公司、赞皇核桃仁出口集团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苹果、梨、枣、核桃等干鲜果品产业;燕山山区,以迁西、迁安、遵化为重点,突出发展京东板栗产业;张家口、承德等地区,依托露露集团、长城集团、光大蔬菜产销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错季菜、酿酒葡萄、杏仁等加工资源和牛羊业;永定河流域、黄河故道、滹沱河流域的平原沙地,依托文字、正定等板材市场和木材加工企业,重点发展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产业;各地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龙头经济组织,大力发展食用菌、苜蓿、芦笋、油葵等新兴产业。
各市县要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攥紧拳头,重点突破,膨胀规模,拉长链条,尽快形成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区域特区和现代产业体系。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方,要集中力量抓大抓强。有特色产品但还没有形成特色产业的地方,要重点在扩张产业规模、对接产业链上做文章。没有特色产业和产品的地方,要从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抓起,大力发展新兴主导产业。“十五”末,全省80%以上的县(市)要形成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特色主导产业,一半以上的县(市)要形成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特色主导产业,三分之一的县(市)要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特色主导产业,发育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长基础。
六、加强组织协调,合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活跃经济全局的高度,抓紧制定农业产业化经营“十五”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目标、重点及措施。全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十五”规划由省计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蔬菜、果品、畜禽养殖三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分别由省农业厅、林业局、畜牧局负责编制。各市、县也要按照省里的统一要求,抓紧制定本地的“十五”规划和年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