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积极深化改革,着力抓好机制、组织、制度和科技创新
一是机制创新。要因地、因业制宜,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以及“专业市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关键是要不断健全完善龙头经济组织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保障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经济主体,特别是农民的利益。要重点鼓励龙头经济组织与基地农户签订产销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规范各自的行为。要积极倡导有条件的龙头经济组织通过建立风险基金、最低收购保护价、按农户出售农产品的数量返还利润等方式与农户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接关系。省级重点龙头经济组织要率先探索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推动资产重组,使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润共同体。
二是组织创新。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市场主体,用组织化推进产业化。农业企业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基础,应当作为当前培育新型农业市场主体的一项紧迫任务来抓。要积极鼓励引导基层供销社、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技推广部门、工商企业、乡村干部、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等领办和兴办农业企业。要大力发展各种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密切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是制度创新。适应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要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的基础上,探索多样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例如反租倒包、租赁经营、入股合作、自愿有偿转让等。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推动土地经营向规模化转变。
四是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业链条各环节的科技含量,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水平。一要围绕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产业调整农业科研与开发的方向,在优质新品种的培育、引进、推广,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运、保鲜等关键技术方面组织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二要大力推动重点龙头经济组织兴办科研和新产品开发机构,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三要积极引导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专业科技人员到农村领办、参加农业科技园区,组建科工贸集团,创新新的科技推广体系。
五、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