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变更住所的,提交新住所的产权或者使用权证明;
(三)变更法定代表人的,提交审计报告;
(四)变更业务主管单位的,提交新的业务主管单位同意接收的意见。
第十一条 社会团体修改章程,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民政部门核准。
申报核准,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报告;
(二)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纪要;
(三)修改后的章程草案及修改说明;
(四)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意见。
第十二条 民政部门对变更、注销登记,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及有关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准予或者不予变更、注销的决定;对准予注销登记的,发给注销证明文件,收缴《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印章。
第十三条 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社会团体实施年检。
第十四条 业务主管单位应当履行法定职责,协助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
对因违法而撤销的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清理债权债务,协助民政部门收缴其《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印章,并将债权债务的清理结果报民政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社会团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收取会费。具体标准由社会团体的理事会或者常务理事会提出,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核同意后,报民政部门审定。
第十六条 社会团体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组织各种集会,进行涉外活动,应当事先报告其业务主管单位;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的,还应当事先报告民政部门。
第十七条 社会团体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社会团体设立企业,应当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报民政部门备案;设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第十八条 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一般应由会长(理事长)担任,秘书长应为专职。
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得兼任社会团体的领导职务。因特殊情况确需兼任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