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进步,事关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各级广播电视及报刊要进一步大力宣传力度,继续办好“五色土”、“回族之窗”、“民族团结”等栏目。要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认真总结和推广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经验。“十五”期间,要力争推出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三、积极推进农村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10.认真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按照“两高一优”农业和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抓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青壮年农民的成人教育。川区要进一步提高“两基”成果,山区要认真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各种科技文化知识培训的力度,使广大农民尤其是农村新增劳动力普遍受到必要的文化知识培训。
11.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运用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文播电视学校等阵地和群众比较集中的集市、集会等场所,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和普及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民吸收和运用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今后5年内,要力争在全区内再建立3-5个科技先进县,50个左右的科技示范乡,200个左右的科技示范村,并达到县县有科技副县长,乡乡有科技副乡长,85%以上的村有科技副村长。到“十五”末,争取使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12.积极组织文化下乡,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认真落实中宣部等十部委《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科普工作。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图书出版部门要根据农村实际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积极组织反映农村生活、适合农民口味、体现时代精神的好影片、好戏剧、好图书下乡为农民放映、演出、借阅,以满足农民学文化、学科技、学政策、学法律的需要。医疗卫生等部门要经常组织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帮助乡镇卫生所提高医疗水平,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积极引导农民建设居住舒适、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的生活环境,改变农村卫生“脏,乱、差”现象。县、乡、村要积极组织农民开展健康有益的文艺汇演、书画展览、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等活动,办好广场文化,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乡、村活动。到“十五”末,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标准,力争再建成3-5个全国文化先进县,50个自治区级文化先进乡(镇)和200个文化示范村,建立2个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
13.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各地要把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部门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岗络。宣传、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工商、公安等部门要协调配合,依法加强对农村书刊点、录像放映厅、电子游戏室等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坚持开展“扫黄打非”,净化农村文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