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规范医疗机构购药行为,积极开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范围,主要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药品以及医疗机构临床使用量比较大的药品,其它药品和国家特殊管理的药品仍按国家有关规定采购供应。医疗机构是招标采购的行为主体,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可自行组织或者联合招标采购,也可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开展招标采购。可先在省级和地州市医疗机构进行试点,然后逐步推开。卫生、经贸、药监、物价和劳动部门要对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全过程的工作程序和相关法律责任进行探索,提出具体办法,做好监督工作。
五、加强对卫生工作的全行业管理
15.打破医疗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限,实施对卫生工作的全行业管理,是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我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实行政事分开,把工作重点放在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健全医疗服务技术规范、理顺和完善卫生监督体制上。
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逐步建立和完善我省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制度。
16.加快实施我省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卫生资源的有效配置。按照“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我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对区域内的所有卫生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对卫生资源供大于求的地方,一般不再新建或扩建医疗机构;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卫生资源向社区、基层和农村有序流动,通过兼并、撤销等方式,对医疗服务量长期不足、难以正常运转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整,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向医疗服务集团方向发展。城市的企业医疗机构要逐步移交地方政府统筹管理,纳入城市医疗服务体系。
17.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服务体系。合理划分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业务范围,逐步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积极探索我省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双向转诊的路子。针对我省社区卫生服务仍然处于低层次、不规范的现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将符合条件的可以面向社会服务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分阶段分步骤建立健全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采取多种措施,逐步提高我省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18.改革我省的预防保健体系。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调整现有的预防保健机构,相对集中,合理分工,增强综合预防保健的能力。同时,积极发挥各类医疗机构开展预防保健的作用。特别要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功能,逐步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医疗服务转移给社区卫生服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