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地震局拟定的天津市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失效]

  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群众性地震测报网络。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进一步发挥群测群防在防震减灾,尤其是地震短期和临震预测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地震预报水平。
  (二)建立执法严格、常备不懈的震灾预防体系
  积极开展地方立法工作,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法制管理轨道。按照国家已有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地方立法工作,加快制定天津市防震减灾条例等地方防震减灾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执法队伍,加强执法工作,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天津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1998年第6号)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加强抗震设防的各项基础工作。继续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工作,开展市区震害预测、滨海新区地震小区划工作。建设我市地震烈度速报网。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依法开展对新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从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计规范和施工质量三个环节上严格把关,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现有建(构)筑物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对尚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要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结合村镇规划与建设,加强对农村建房抗震设防的管理、宣传与指导。建立并不断完善地震安全性评价评审机构和制度,科学、客观地提供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学习、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抗震设防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强对工程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研究,不断提高抗震技术水平。
  认真做好地震应急预案工作。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各项具体工作的负责人,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予以补充、修订。适时组织应急指挥和抢救的实战演习,检测反应能力,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并尽早加以解决。
  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努力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针对不同的宣传对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建立现代化地震模拟仿真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基地,完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以中小学生为重点,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三)建立反应迅速、突击力强的地震紧急救援体系
  建立本地区的地震紧急救援队伍。根据大城市、大中型建筑和易燃易爆设施发生破坏性地震时紧急救援的需要,配备特殊手段和设备,以提高抢救效率。一旦发生重大灾情,可以迅速出发,赶赴现场,高效率地投入抢险救援工作。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