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深入持久地进行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教育。要充分利用基层党校、党员活动室、文化大院等阵地,深入持久地进行理想信念、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江泽民总书记倡导的“五种精神”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进一步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办好农民科技文化夜校,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性读书活动,提高广大农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21、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切实解决封建迷信、婚丧大操大办、宗族帮派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坚持开展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和各种形式的军民、警民、工农共建活动,改善村镇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八、关于为乡镇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问题
22、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乡镇工作千头万绪,任务非常繁重,上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乡镇工作的领导。各级各部门下达任务要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不能提过高、过急的要求,不要把矛盾推到基层;制定出台政策要注重配套衔接,增强可操作性,并及时清理废止不符合实际的政策条款。县直部门对乡镇工作的检查考核要简化程序和办法,重点考核工作实效,不能单纯强调投入、装备状况。对乡镇工作,除中央规定的外,不要轻易推行重点管理和一票否决。垂直管理部门要端正行业作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工商、地税等部门要从有利于发展经济、方便群众出发,合理设置派驻乡镇的机构。垂直管理部门驻乡镇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要征求和尊重当地党委、政府的意见。垂直管理部门要与乡镇党委、政府加强联系,互相支持。要注意减轻乡镇负担。进一步清理各类达标升级活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由农民出钱出工出物的达标升级活动要一律废止。坚决制止各种报刊、书籍摊派行为,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强行向乡镇摊派报刊、书籍。
23、改善乡镇干部的生活条件。乡镇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各级各部门要在生活上多关心乡镇干部,适当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解决好乡镇干部和职工的住房问题。对乡镇干部的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也要给予关心和照顾。
24、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乡镇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是做好基层工作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成绩突出的乡镇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报纸、刊物、广播、电视、文艺、图书出版等舆论宣传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多宣传先进乡镇的典型经验,多宣传优秀乡镇干部的先进事迹,让全社会更多地理解和支持乡镇干部的工作。